敬畏生命 呵護健康
發表于2007-7-19 [轉發給好友] [我要評論]
來源: 點擊次數:101229 |
|
|
遼寧省撫順礦務局總醫院發展紀實 本報記者 孔子林
 |
專家正專心給患者做手術 |
 |
| 遼寧撫順礦務局總醫院是撫順現代醫學的搖籃,是許多現代醫學診斷治療技術在撫順的“批發總店”,撫順地區的第一次穿刺、第一次麻醉、第一次開腹、第一次開胸、第一次開顱等手術,第一套醫院規章制度等都從這里誕生,撫順地區在國內、省內領先的醫療技術,這所醫院占據了絕大多數,它的院史基本上就是撫順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史,因此一直是撫順人心目中的“大醫院”。 心血管病治療是礦務局總醫院的優勢?浦。近幾年來,他們經常邀請國內知名心血管病專家來院指導工作,派人到發達國家研修學習最先進的治療技術,及時掌握國際國內最新心血管病診療方法,技術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形成了依仁科、林淑清、朱瑞武、閆振明、宋耀鋒等一批具有碩士研究生導師、教授、主任醫師資格的強大專家隊伍。對冠心病治療形成了保守治療、介入治療(即我們通常所說的“下支架”)、手術治療(即心臟搭橋手術)一整套方法,對心律失常則可以做起搏器植入或射頻消融術。該院一位專家型老領導的親屬住院期間,發生一次心源性猝死,經及時搶救起死回生,并通過介入治療治愈了原發病,這位在醫院工作了幾十年的老專家看了整個搶救過程后非常感慨,為他們嫻熟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所折服,連說后生可畏,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很難相信,這是你們自己的水平。引進64排CT后,可以對冠心病進行無創影像檢查,大大降低了醫療風險和費用,可用于冠心病的篩查和治療后復查,對于已經患上冠心病的患者來說,這無異于是不幸中的萬幸。 惡性腫瘤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一組疾病,與其他慢性病相比,它進展快、預后差,如果能早期發現、早期規范治療,則可以延長生命甚至治愈,一旦發生轉移,就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再好的醫生也無力回天。因此,惡性腫瘤病人的第一次治療,尤其是手術治療是否規范就顯得特別重要。礦務局總醫院在腫瘤的診斷治療方面,表現出了強大的團隊優勢和?苾瀯。檢驗科開展的腫瘤標記物測定,可以超早期發現臨床上所不能發現的腫瘤或腫瘤復發,精密的CT、MRI,初期可以發現大于2mm的病灶。該院腫瘤外科每年手術的600多例乳腺癌,500多例直腸癌,預后統計,早期手術后10年率遠遠大于中晚期患者。腫瘤內科和即將開診的放療科,根據病情提供專業、規范的手術,放療、生物治療等方案。 在其他專業方面,這所醫院也表現出極強的創新能力。骨科利用廢棄足趾再造拇指獲得成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手的功能,填補了國內空白。燒傷科搶救三批11名90%%以上重度燒傷成功率100%%,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普外科開展的手術治療頑固性便秘填補了東三省空白,老年人骨密度測定和骨質疏松癥的治療,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不貪大求全,但把每一項已經開展的技術做到最好,達到行業最高標準是他們的要求。不好高騖遠,腳踏實地地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是他們的目標。 救死扶傷一百載 撫順礦務局總醫院即將迎來百年華誕!從1907年到2007年,經過幾代礦務局總醫院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鑄就了百年輝煌。他們銳意進取,不斷探索應用最先進的醫療技術,創造了生命的一個又一個奇跡;他們無私奉獻,親人般的照顧溫暖了每位患者的心房;他們救死扶傷,用辛勤的汗水為撫順人民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1907年,日本“南滿鐵道株式會社”接管了撫順采炭所之后,將千金寨診所改稱“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大連病院撫順千金寨分院”,這就是撫順礦務局總醫院的前身。當時醫院開設床位600張,院內設有內科,外科,產婦人科,小兒科,皮花科,耳鼻咽喉科,眼科,齒科和口腔科9個科室,另外還有病理,放射線,藥局和庶務科等,并在各礦開設了診所。 1945年東北光復,1946年4月國民黨接管了滿鐵撫順醫院,將中央分館和南分館改做“36兵站醫院”,中央本館為“撫順煤礦醫院”。同年10月又更名為“撫順礦務局醫院”。1948年10月,撫順解放,這所醫院有200張病床,400余名職工,醫院占地面積為75589平方米。盡管醫院床位少,人數不多,卻是當時撫順地區規模最大、設備最好、技術水平最高的一所醫院。 解放后,這所醫院得到了新生,煥發了青春。在為礦工和家屬以及市民的醫療服務中不斷發展壯大。醫院在建筑規模,儀器設備,技術隊伍,業務水平等各方面,都得到迅速發展與提高。同時,醫院向新賓、撫順縣派出多批農村巡回醫療隊,深入千家萬戶送醫送藥、建立家庭病床,處處灑下了醫務人員的汗水。不僅解決了農民缺衣少藥的問題,也提高了礦務局總醫院的聲譽。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這家古老的醫院綻放光輝,醫院在深化改革中起步,在四化建設洪流中振興。全院實行了?葡蛋l展,它不僅是東煤公司的醫療服務中心,而且成為中國醫科大學、華北煤礦醫學院、撫順礦務局衛校的臨床教學醫院和撫順市腦血管病研究所。該院先后開創了心臟和整形外科手術,內科應用新技術對消化、呼吸、循環、神經泌尿等系統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外科開展了脊髓探查、關節融合術、結核病灶清除術、駝背畸型矯正術等手術。 乘勢而上在與時俱進中創新 1978年在體外循環下成功的開展心臟室、房間隔缺損修補術、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和斷趾再植術等;1979年在北京友誼醫院協助下開展腎臟移植手術;婦產科成功地為一名77歲的高齡女患者摘除重達17.5公斤的巨大卵巢腫瘤……。在撫順市最早使用心電機、X光機、胃鏡、腸鏡、支氣管鏡、CT等設備設施,最早開展手術、麻醉、各種穿刺診斷治療,撫順市醫療機構,省級以上科研創新該醫院占據了3/4,在國家級以上醫學專業刊物發表的文章,該醫院超過所在地區總數的50%%,翻開撫順市衛生大事記,礦務局總醫院的大事記,記者發現它其實是撫順衛生事業發展史的縮影。在關乎撫順人民生死的關口,在每個重大搶救中都會出現礦務局總醫院醫務人員的身影。 搶救工作是醫療、護理、檢驗等技術的綜合驗證。百年間,醫院搶救了煤礦瓦斯爆炸傷,各種創傷、有害氣體和藥物、食物中毒以及心腦血管急癥、急腹癥等病人,搶救成功率不斷提高。尤其對“擠壓綜合癥”燒傷和斷肢、斷指再植病人的搶救,醫院的治療護理技術日益精湛。1960年,搶救一例昏迷20天的患者,28天康復出院;1969年,搶救撫順縣農民吃馬肉中毒100人,無一例死亡;1976年,救活一例燒傷面積占體表98%%的重癥燒傷病人;1978年,一位鄂姓患者藥物中毒56小時無自主呼吸,經搶救治愈出院;1984年,成功地搶救一例體重1100克的早產兒;1985年8月30日,撫順城火車站發生氯氣外泄事故,醫院搶救了305名病人。在突發事件的搶救中,醫務人員用精湛的醫術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每一次都出色地完成任務。 不僅有高超的醫療技術,該醫院還培養了一大批藝術精湛、醫德高尚的醫療專家,如兒科專家李艷芳、外科專家王福生、楊萬瑞、王溢,內科專家劉覺民、劉培文,婦產科專家畢翠新、楊秀峰,病理檢驗專家張殿祥、李德源等,國內知名眼科專家楊潤瞧他們該醫院醫務人員的杰出代表,它們的感人事跡至今令人傳頌 醫院在發展的同時,不忘服務社會。在防病工作上,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和實際需要做了大量疾病調查,采取了相應的防治措施,收到明顯的效果。先后對肺結核發病、齲齒、嬰幼兒發育、沙眼、工業眼外傷、乳腺癌等10余種疾病做了百萬人次的調查。特別是對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使霍亂、鼠疫、天花、傷寒等疫情得以及時發現、及時控制,防止了在撫順地區的流行。 百年醫院,人才薈萃。醫院十分注重人才的培養,每年都選送醫務人員到高等學府和大型綜合醫院進修,培養了多位蜚聲全國的醫療專家及年輕有為的學科帶頭人。在使醫院形成了良好的梯形發展的同時,也使撫順市民享受到最先進的醫療技術。 喜慶百年華誕,撫順礦務局總醫院邁出了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再創輝煌的新步伐。歷經滄桑,這所歷史悠久的醫院再次煥發生機,將為撫順市民的健康做出新的貢獻。 (本版圖片由消費日報記者:張西建 白 濤 提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