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文明宜居新城關
發表于2009-1-14 [轉發給好友] [我要評論]
來源: 點擊次數:22192 |
|
|
輝縣市多策并舉 掀起新一輪城市建設新高潮 努力打造文明宜居新城關 河南省輝縣市城關鎮人民政府李偉
 |
輝縣市東關村舊城改造規劃的恒升·碧水山村小區 |
 |
城關鎮人民政府舉辦拆遷咨詢活動。 |
 |
樓房已經建成,市政配套設施建設仍在繼續。 |
 |
舊城改造施工現場 |
今年以來,河南省輝縣認真貫徹新鄉市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十一屆五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新鄉市“突出拆管建,大干三年,再造一個新輝縣”的奮斗目標,按照新鄉市委、市政府“共創百年社區,共建宜居城市,共享美好生活”的工作要求,解放思想,團結拼搏,加壓奮進,攻堅克難,掀起了新一輪城市建設的新高潮,城市建設呈現出大拆遷、大推進、大發展的新格局,為新鄉市打贏城市建設攻堅戰作出了積極努力。 舊城改造成最大民生工程 城市建設作為城關鎮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打造新城關的主要載體,以舊城改造和小區開發為重點,以東西大街拆遷改造為突破口,強力推進拆遷,加快建設進度,使城市建設進入了集中拆遷建設期。2008年,完成城市建設投資10億元,拆遷面積突破40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城市建設完成總投資17億元,完成拆遷面積72萬平方米,竣工面積42萬平方米。 城中村改造情況:新鄉市確定了6個城中村改造試點,僅城關鎮就占4個,分別是東石河、東關、西關、東新莊,加上東西大街拆遷改造涉及的城內村,啟動并實施了5個村,涉及到拆遷土地面積78.2萬平方米,拆遷建筑面積66.3萬平方米。一期工程應拆遷639戶。目前,東石河、東關、西關、東新莊4個村完成了城中村改造規劃,拆遷安置方案已經通過,東石河、東關、西關、東新莊四個試點村都已經開始施工。 東石河:需要拆遷土地面積10.7萬平方米,拆遷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8月16日開始拆遷,目前,一期工程已拆遷到位,拆遷土地面積2.6萬平方米,拆遷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 西關村:需要拆遷土地面積46.2萬平方米,拆遷建筑面積41.7萬平方米;目前一期203戶應拆遷戶中,已有185戶簽訂拆遷協議。 東關村:需要拆遷土地面積12.9萬平方米,拆遷建筑面積13.4萬平方米;目前一期218戶應拆遷戶中,已有195戶簽訂協議,二期工程丈量工作開始。 東新莊:需要拆遷土地面積6.7萬平方米,拆遷建筑面積5.2萬平方米;目前一期89戶應拆遷戶全部拆遷,二期拆遷開始。 城內村:需要拆遷土地面積1.6萬平方米,拆遷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目前,計劃與百泉鎮八盤磨村聯合拆遷,正在與開發商協商。抓精品工程樣板促小區建設 新鄉市規劃實施了16個住宅小區、12個精品工程、12條市區道路、4個專業化市場和4處綠地廣場。其中涉及城關的住宅小區7個(孟電花園、文昌小區、共城花園、眾程花園、東方星園、兆豐花園、奧達名郡)、精品工程5個(圖書大廈、電影院、文化園、灶君廟商貿城、文昌閣廣場)、市區道路6條(中心路南延、東環路南延、清源路、東西大街延伸、稻香路、南環路)、綠地廣場3處(灶君廟廣場竣工使用,文昌廣場正在建設,南環路綠地廣場正在規劃設計)、專業化市場2個(灶君廟商貿城建成運營,馮莊汽車貨運貿易中心2008年5月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投資1100萬元,2008年底竣工)。對這些城建工程,城關鎮人民政府主動配合,對每一項工程都明確了服務協調責任人,盡最大努力提供寬松的建設環境,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 依法拆遷文明拆遷和諧拆遷 為推進拆遷改造工作的順利開展,輝縣城關鎮人民政府多次召開了有關會議,統一思想,安排部署任務,進行了廣泛的宣傳發動,著力營造拆遷改造氛圍。2008年6月27日,城關鎮人民政府首先在東石河村開始東西大街拆遷改造。在新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特別是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關注推動下,2008年10月,東關、西關、東新莊相繼開拆,目前進展比較順利。這次拆遷表現出三個特點:一是戰場鋪的大,推進速度快,為輝縣城建史上最大的一次;二是無上訪告狀,實現了和諧拆遷;三是以人為本,群眾滿意度高。 加強領導尋求合作精心組織 對于城中村和舊城改造,城關鎮人民政府從2007年10月開始,就對此項工作進行了積極謀劃,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他們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廣泛尋求合作,洽談敲定開發企業。城關鎮人民政府先后與30多家開發企業進行接觸、洽談,敲定了東關、東新莊、西關和東石河開發企業。制定了周密的實施方案,明確整個拆遷改造工作的切入點、突破點和推進機制等。抽調精兵強將,傾全鎮之力投入此項工作。90余名機關干部分駐4個拆遷指揮部,與村組干部一起分組包戶。他們積極爭取上級的支持,將東西大街拆遷改造及城中村改造列入新鄉市的重點工程,取得了該市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 注重社會大局穩定,未雨綢繆。他們針對各村實際,對各村進行了充分的信訪形勢評估,拿出了應急預案,使改造工作基本處在和諧拆遷、和諧改造的可掌控范圍之內。他們每天晚上召開由村鎮干部參加的拆遷進度推進會,一個組一個組匯報當天的進展情況和存在的難點;,對于遇到的難題,逐個分析原因,找出解決的辦法;對拆遷特別困難的農戶,主要領導親自連夜做工作。 營造民心工程推進拆遷改造 城關鎮人民政府堅持把宣傳工作貫穿整個拆遷工作始終,制定了詳細的宣傳方案,通過出動宣傳車、設立宣傳欄、張貼公告、發放明白紙等方式,進行全方位、高密度的宣傳,做到家喻戶曉,營造了有利于拆遷工作的輿論氛圍。城關鎮人民政府先后發放明白紙8000多份、跨路橫幅200余條,張貼公告300余份;先后8次組織村兩委和群眾代表到長垣、濟源、林州、新鄉縣等地參觀學習,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城關鎮人民政府大力宣傳舊城改造是黨和政府執政為民,保護廣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舉措,是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為推進拆遷改造提供了有力的輿論支持。公職人員帶頭老百姓安置有補償。 拆遷起初,由于被拆遷群眾不理解政策,害怕自身利益受損,個別人又乘機拉幫結派,編造謠言,煽動群眾,抵制拆遷,甚至暗地威脅已同意拆遷的群眾。經過認真分析研究,城關鎮人民政府認為幫助群眾算清安全賬、經濟賬是關鍵。鎮村工作人員首先做通被拆遷公職人員的工作,讓他們起帶頭作用。相關人員幫助群眾算清每筆賬,改造后不光居住環境、住房條件有了改變,安全有了保障,更重要的是城中村改造后給村民帶來了各種好處,讓群眾看清城中村改造后給村民帶來了各種好處,讓群眾看清城中村改造的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 根據東石河村的情況,每戶最大可以享受按照1.1的容積率計算的安置面積,每戶至少可以得到2套安置房,一套用于自己居住,一套可以進行租賃或者出售。針對村民的疑惑,城關鎮人民政府印制了安置補償明白紙,把村民有可能選擇的安置面積和樓層,進行了詳細的計算;包括優惠價購房的房款、選擇樓層的層次階差和房屋價值等,使群眾能夠對號入座,一目了然,從而加快了拆遷進度。 堅持政策惠民利民 一是制定政策惠民利民,把道路建設與城中村改造打捆進行,整塊開發,堅持以民為本、讓利于民,制定了較為傾向于弱勢群體的拆遷補償安置政策。對小區的建設積極協調,有關稅費能免則免,最大限度地降低安置房成本,讓被拆遷戶得到實惠。對被拆遷戶,過渡期限內給予每戶建筑面積×3元/平方米的臨時安置補助費,對規定期限內搬遷的村民給予5000元獎金。在房屋評估過程中,充分尊重評估機構的估價結果,本著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執行,充分讓群眾受益。二是堅持把解決問題貫徹整個拆遷工作始終,主動聯系中介公司查找房源,積極協調人員、車輛,幫助搬家,讓被拆遷戶順利搬進安置房,及時幫群眾解決在拆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在穩定和諧中依法拆遷 拆遷工作與被拆遷群眾的利益緊密聯系,群眾一時想不通可以理解,甚至有一些抵觸情緒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何能夠把這些群眾的思想做通,提高他們的認識,使他們變被動拆遷為主動拆遷,是決定這次拆遷改造能否順利推進的關鍵。在這次拆遷中,城關鎮人民政府始終把做好被拆遷群眾的思想工作作為全部工作的主線來抓。鎮村干部犧牲吃飯和休息時間,全面了解每個被拆遷戶的情況,認真宣傳這次拆遷的原因、要求、政策,講明法律法規對這次拆遷改造的要求和規定,講明拆遷對于建設宜居家園的重要意義,讓廣大群眾的思想認識逐步統一起來,使這部分群眾逐漸轉變了思想,主動服從拆遷,保證了拆遷工作的順利進行,實現了穩定和諧拆遷的目標。 創新謀發展思路更寬廣 輝縣城關鎮人民政府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為統攬,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實施工作重點戰略轉移,工作重點轉移到城市建設、城中村和舊城改造上來。他們突出第三產業地位,全力推進城中村和舊城改造進程,力求大干3—5年,再造一個新城關,努力把城關鎮建設成為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新城區。他們重點抓好“四路一街”連片滾動開發建設,一是拓寬中心路城內段、南關段(南關中路)。兩側連片開發,涉及城內村、南關村。二是打通新四路。兩側連片開發,涉及四路口村、馮莊村、新橋村、花園村,與先期開發的東新莊接通。三是開通檢察院至文昌路道路。涉及新橋村、東新莊村。四是拓寬開通協和路(東外環路至稻香路)。兩側滾動開發,涉及城后居委會、呂巷村、城內村、西關村。五是拓寬南關東西大街與文昌路輝薄路取直,帶動兩側滾動開發,涉及南關村、城內村,用實際行動投入到舊址改造建設中,讓輝縣市城市建設再掀高潮。 河南省輝縣市城中村及舊城改造的做法受到新鄉市委書記吳天君的充分肯定。他批示,要宣傳輝縣市關注民生推進城中村改造、實現和諧拆遷的做法,推動全市城中村及舊城改造和新型農村住宅社區建設工作。輝縣市之所以能夠取得成效,是從改善民生入手,堅持以人為本、讓利于民的方針。只要我們把民生放在首位,全市的城中村及舊城改造工作就會又好又快地發展。 目前,6個城中村發行試點穩步推進,拆遷工作基本到位;百泉復興工程突破堅冰,進入正式建設階段;16個住宅小區相繼開工,小區建設步伐加快。日前,在輝縣市,到處是熱火朝天、緊張有序的建設場景。 輝縣市緊緊圍繞“共創百年社區、共建宜居城市、共享美好生活”的新型城市發展目標,以“新城杯”競賽為抓手,以“大整治、大綠化、大建設”活動為重點,以舊城改造和小區建設為突破口,快速推進“突出拆管建、大干三年、再造一個新輝縣”各項工作,全面掀起了新一輪城市建設高潮。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建設“脫胎換骨”的關鍵。為加快推進城中村改造工作,輝縣市按照以人為本、讓利于民的方針,全面推進了6個城中村改造試點(包括西關、城內、東關、呂巷、東石河和東新莊),總投資20億元。需拆遷土地面積約78萬平方米,拆遷建筑面積約66萬平方米,涉及拆遷戶5793戶、22100余人,是該市舊城改造涉及人數最多、拆遷面積最大的一年。 如何才能讓群眾滿意,保證順利拆遷?中共河南省輝縣市委、市政府認識到,城中村改造不是單純的開發改造,而是從改善民生入手,加快中心城市發展、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為此,拆遷前,該市組織人員廣泛宣傳,使拆遷政策深入人心。拆遷指揮部工作人員走村串戶,向拆遷戶談政策、講安置、算收益,同時悉心征詢群眾意見和建議,取得了廣大群眾對城中村改造的理解、支持和擁護,真正做到了和諧拆遷、友情拆遷、文明拆遷、依法拆遷。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東新莊村拆遷工作出現了輝縣拆遷史上的奇跡。一期、二期工程啟動當天,被拆遷戶的簽協議率都達到88%以上。許多拆遷戶深有感觸地說,舊城改造是一項惠及千家萬戶的好事,我們全力支持。拆除舊的獨家獨院,建設新小區,不僅可以節約土地資源,而且小區統一配備有天然氣、暖氣以及電梯,將為居民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 截至目前,輝縣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其中,東石河、東關、西關、東新莊、城內5個村拆遷基本到位,共拆遷土地面積3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東西大街拓寬改造全面開工建設,目前主路基已經形成;樊寨小區2008年4月份開工,目前已開工建設12棟樓,面積5萬平方米。 與此同時,百泉復興工程突破堅冰,進入了正式建設階段。該市始終把百泉復興工程作為城建一號工程,緊盯不放,全力推進。目前,3個安置小區全面啟動,梅溪、樓根兩個安置小區正在加緊建設,開工面積9.4萬平方米。 小區建設成為城市亮點工程,開工竣工面積再創新高。以宜居優先、打造形象為重點,該市謀劃實施16處住宅小區,總投資32億元,2008年內計劃完成投資13.8億元。2008年底前,開工面積7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42萬平方米。投資4.9億元的文昌小區一期已經封頂;投資8400萬元的兆豐花園二期年底完成主體建設;投資7200萬元的香港偉龍國際城等工程全面開工。他們重點推進了12個展示形象、凝聚人心、鼓舞士氣的城市精品工程。城北中學、孟電花園、電力調度中心、電影院、圖書大廈等精品工程竣工使用;看守所開工建設,二中新校等工程正在進行開工準備。 廣場綠地和商貿市場建設取得了新進展。輝縣投資3000萬元建設4處綠地廣場。灶君廟廣場竣工使用;占地2萬平方米的文昌廣場和城北街街心游園正在建設;南環路綠地廣場正在規劃設計;灶君廟商貿城建成使用;馮莊汽車貨運貿易中心完成主體工程;三小營建材汽配市場正在拆遷。這些工作的開展源于百姓的大力支持,不遠的將來,一座“優化人居環境,提高城市品味”的輝縣新城區將展現在世人面前。(2009-1-14 來源消費日報--B3版內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