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星集團2008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兩成
發表于2009-1-14 [轉發給好友] [我要評論]
來源: 點擊次數:19986 |
|
|
2008年國內輪胎企業面臨原材料價格暴漲、出口退稅率降低、市場競爭加劇等巨大壓力,這使國內輪胎業迎來新一輪“洗牌”。在此背景下,將輪胎制造作為主業之一的雙星集團及時調整產品結構,迅速加大高端產品的份額,同時在內部管理上強化創新,該集團消化因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帶來的 不利因素3億多元,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0%%。 雙星集團總裁汪海說,雙星輪胎制造以天然膠為主要原材料。2006年以來,天然膠幾乎是以跑步的速度上漲,至去年5月前,膠價一直在2700美元的高位震蕩,進入5月后又一路暴漲到現在的3300美元。同時,為抑制通貨膨脹和經濟過熱,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多次上調銀行準備金率,提高銀行利率,使資金密集型、大進大出的輪胎企業貨款回收速度受到很大影響。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國外企業又紛紛進軍國內輪胎市場,使競爭更為白熱化。 面對壓力,雙星集團當機立斷,迅速調整產品結構,大幅壓縮利潤空間,逐步萎縮斜交胎產品,同時大力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雙高”產品,進一步擴大全鋼載重子午胎的生產能力。 據介紹,為盡快提高“雙高”產品所占的比例,雙星集團按照“借鑒別人的,創造自己的”的科研開發思路,先后引進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設備,充實到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并以基礎研究、換代開發、改進開發等三級技術開發體系為方向,所有新產品均利用R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研制開發,面向國內外兩個市場大膽進行技術再創新,研制出新型無內胎鋼絲胎、無內胎工程胎、砂石輪胎等50多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新產品,適應了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新潮流,使雙星集團市場在競爭中贏得了主動權。 雙星集團進一步強化管理創新,為其消化不利因素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效果。該公司在繼續推行數字跟蹤卡管理、誠信服務管理上,又發明了“家庭式消費管理法”,使雙星生產線上的每一道工序,都成為一個獨立核算的質量管理單位,讓每位員工參與管理創新,極大地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據統計,完成管理創新項目百余項,為企業節約了大量資金。管理創新再加上技術創新,使雙星集團成功地消化了因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帶來的不利因素逾3億元。(郭林 王開良) (2009-1-14 來源消費日報B1版面內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