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新聞>國家藥監局:9家藥企14種膠囊鉻超標嚴重 |
|
|
|
國家藥監局:9家藥企14種膠囊鉻超標嚴重
發表于2012-4-21 [轉發給好友] [我要評論]
來源: 點擊次數:72988 |
|
|
快訊:日前,河北個別企業用生石灰處理皮革廢料進行脫色漂白和清洗,隨后熬制成工業明膠,賣給浙江新昌縣藥用膠囊生產企業,最終流向藥品企業,進入消費者腹中。報道引發社會關注,有輿論認為,藥監局應該擴大“毒膠囊”抽檢范圍,不應僅局限于媒體曝光的9個企業的13個不合格批次產品。 國家藥監局公布了“毒膠囊”第一批抽檢結果,根據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和部分省食品藥品檢驗機構檢驗報告,第一批檢驗主要針對媒體曝光的9家藥品生產企業,共抽驗33個品種42個批次,其中23個批次不合格。國家藥監局有關人士透露,目前,各地都在嚴查膠囊藥品,抽檢不會僅限于這一批,也不會僅限于這9家企業。 鉻超標70多倍 產品質量不合格 檢驗表明,包括四川蜀中、修正藥業、通化金馬在內的9家企業的批次膠囊產品,都發現了鉻含量超 標。超標最多的通化頤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炎立消膠囊”,抽檢批次膠囊鉻含量為149ppm(注:百萬分之一濃度),超出標準2.0ppm,70倍以上。藥監局認定,上述企業未按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組織生產,使用了不符合國家藥典標準的膠囊,產品質量不合格。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日前發出通知,要求各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全面開展藥用明膠和藥用空心膠囊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要求藥用空心膠囊企業嚴格原料把關和質量檢驗,嚴防工業明膠流入藥用膠囊生產環節。同時,要求藥品生產企業從有資質的企業采購藥用空心膠囊,嚴防不合格藥用膠囊流入藥品生產企業。 國藥局:召回銷毀通報問題膠囊 國家藥監局已發文要求,對媒體報道的13個鉻超標產品暫停銷售和使用。國家藥監局表示,對于此次通報的問題膠囊,已責成企業所在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查封上述企業膠囊劑生產場所,責令上述企業立即召回檢驗不合格批次藥品,由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監督銷毀。同時,暫停銷售和使用其所有膠囊劑藥品,待檢驗合格后方可銷售使用;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對使用鉻含量超標膠囊生產藥品的企業依法嚴厲查處。 國家質檢總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一個不漏地徹查食品企業非法使用工業明膠、明膠企業違法銷售工業明膠行為,一經發現工業明膠加工食品,企業將被吊銷生產許可證,立即移送司法機關。質檢總局表示,不論是非法用工業明膠加工食品的企業,還是將工業明膠作為食用明膠的企業,一經查實,將立即責令企業停產,吊銷生產許可證,立即移送司法機關。工業明膠生產企業如將工業明膠銷售給食品和藥品企業,也要配合有關部門責令企業立即停產,吊銷營業執照,并移送司法機關。 公安部掛牌督辦膠囊案 據了解,目前公安機關已抓獲53名疑犯,查封10個企業;警方要一查到底。日前,公安部召開視頻會議,部署全國警方配合有關部門嚴密排查、嚴厲打擊“毒膠囊”犯罪。對“毒膠囊”犯罪,警方要快偵快破、一查到底,對浙江、河北、江西、山東等地在偵案件,公安部一律掛牌督辦!岸灸z囊”事件曝光后,公安部高度重視,第一時間部署河北、浙江、江西、山東等地警方介入偵查,會同有關部門查處。截至目前,各地警方已立案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3名,查封工業明膠和膠囊生產廠家10個,現場查扣涉案工業明膠230余噸。 公安部副部長黃明稱,中央領導同志對全國警方打擊“毒膠囊”犯罪給予充分肯定,要求全國警方加大力度,徹查“毒膠囊”犯罪。黃明表示,對“毒膠囊”犯罪警方要快偵快破、一查到底,對浙江、河北、江西、山東等地在偵案件,公安部一律掛牌督辦。各地警方要由領導同志靠前指揮,保證辦案警力和辦案質量,立足于全環節查明犯罪事實,迅速查明流向,無論涉及哪些企業和個人,都要堅決一查到底,依法嚴厲打擊。同時,各地警方要廣泛發動公眾積極舉報,及時發現犯罪線索。凡是將工業明膠用于食品藥品加工的,一律依法查處。此外,各地警方還要督促犯罪分子投案自首,主動交代犯罪事實,對拒不投案的,堅決依法從嚴懲處。 追究責任 決不護短 浙江3家膠囊企業違法違規,被吊銷藥品生產許可證。經查實,浙江省新昌縣卓康膠囊有限公司、浙江省新昌縣華星膠囊廠、浙江新大中山膠囊有限公司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國家藥監局已責成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按照法定程序,吊銷上述企業的藥品生產許可證。 鑒于紹興地區藥用空心膠囊生產混亂,產品危害涉及多個省份,對當地食品藥品監管工作負有責任的人員做出處理。同時,對于涉嫌犯罪的相關人員,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國家藥監局副局長吳湞表示,這是一起由企業將工業明膠非法用于藥用膠囊生產事件,性質惡劣,情節嚴重,影響極壞,我們將會盡快地做出處理,該吊銷批文的吊銷批文,該撤銷許可證的撤銷許可證,如果我們發現藥品監管者有失職、有瀆職行為的,我們也會嚴肅處理。追究責任、決不護短。 |
|
|
|
|
|
|